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牵引作用。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政务服务手机应用(APP),以其网上办事的集成性、便利性等特点,一直是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效能、推进“一网通办”的重要抓手。这些“指尖上的政务服务”初衷是方便群众,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重复建设严重、群众使用不便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2023年12月《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政务服务手机应用重复建设、“空壳”“僵尸”等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仍存在功能设计不科学、运营宣传推广不到位、运行维护不积极等问题。
政务APP功能设置单一、不健全、不合理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
四川成都市读者刘先生最近刚买房,要办理房屋过户登记和水电气的移转。
“听街道的干部说,现在四川各项政务服务都可以在‘天府通办’APP上办理。”刘先生点开“天府通办”APP,看到“一件事”专区里恰好有“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板块。他立刻点进去,屏幕上写着:“受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演示流程”……可点击“立即申请”后,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该服务请到四川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专‘蜀’为您”栏目办理,谢谢!
“一件事”专区有十几个事项,刘先生又试了试其他事项,除“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证”“营运车辆运输证年审”等之外,如“新生儿出生”“公民婚育”“异地就医备案”等事项均不能在线申请办理。
“如果政务APP不能办理相关事项,还要另外再登录网页,甚至连跳转设置都没有,那为何还要设置这个板块?为何还要把‘天府通办’宣传为‘统一的四川政务服务’‘掌上办事总门户’?”刘先生十分不解。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从政务APP操作使用来看,分别有46.2%和41.1%的受访网民反映政务APP操作使用存在“政务APP数量多,但功能单一”“政务APP功能类似、重复”等问题。
功能设置不科学是群众反映较多的另一问题。
不少政务APP功能与大家常用的手机应用、网页重复,也与手机用户的特点和习惯契合不足。“例如许多省级、市级政务APP,都有交水电费功能。但其实,这些功能大家已经习惯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办理。政务APP再开发这些功能,容易造成浪费。”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吴进进表示。
河南商丘市读者毕远打算办理公积金提取。街道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在可以用“河南政务”APP在线办理。毕远打开“河南政务”APP,按街道工作人员的指导,点开“服务大厅”,却发现屏幕跳转到了河南政务服务网的PC版页面。
“手机上直接显示PC版页面,字号小且页面显示不全,各个按钮查找也不方便。既然功能集成到了政务APP上,为什么不做手机端的转化?”毕远说。
一些功能虽然设置了,但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群众所需,成了另一种“形式主义”。成都市民张简想要寻求法律援助,点开“天府通办”APP找了半天,仅有“法律援助机构查询”这一相关主题,点击进去仅显示所查询地区的法律援助中心名称、所属地市、负责人、联系电话和地址。
张简认为,如果要查询地址信息,用搜索引擎就能获取,且能直接跳转到导航或拨打电话界面,“何必还要登录政务APP?”
此外,在适老化改造等方面,也有读者反映,一些政务APP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适老版只是字号大了一些,能否在内容上也做一些改善,更符合老年人需求和习惯?”
数据共享难、宣传不到位、更新不及时,影响了群众使用体验
方便群众办事,政务APP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记者发现,一些地方政务APP“重建不重管”,在运营维护上投入不足,加上数据共享难、宣传不到位、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突出,让便民工程打了折扣。
许多政务APP推广不到位,群众特别是农村、老年群众不了解、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