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观摩现场。 罗珺 摄
7月18日至19日,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在海东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宾朋齐聚海东畅谈发展,并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马家村、上坊村及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和威远镇小庄村进行实地观摩。
一时间,这个年轻的地级市再次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并为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脱贫路上,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撒拉人
“今天下午,我们去素有‘高原西双版纳’美誉的循化县进行观摩。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18日下午,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观摩团一行人驱车前往循化县领略撒拉族的民俗风情。
来到街子镇的马家村和上坊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热情好客的村民、完善齐全的设施和被撒拉人视为精神栖息之地的骆驼泉都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两个村庄的现状正是通过脱贫攻坚以后整个循化乡村面貌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通过对这两个村庄的观摩、翻看典型材料、个别交流等形式,我能感觉到海东对脱贫攻坚非常重视,群众参与程度也非常高。我们应该借鉴海东的经验,回去推动我们广西的较少民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覃凤前说。
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是循化县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重大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是集游客综合服务接待、撒拉族传统民俗文化展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销、撒拉尔传统民宿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体验式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园区,预计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可达到5000余万元。
在其中的青海拉面产业展览馆,观摩团不仅了解到青海拉面产业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还倾听了撒拉族同胞在拉面市场上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拉面产业发展的故事,到如今拉面产业已经成为撒拉族主要脱贫致富的途径。
商务部财务司处长梁昊飞感叹:“没想到小小的一碗拉面,就改变了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甚至改变了一个家庭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刚刚还学到了一个词儿叫‘五子登科’,说开一个拉面馆换了脑子、闯了路子、创了牌子、挣了票子、还育了孩子,所以这不光解决了当下,也为下一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通过一碗面,循化县的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乡镇再到整个自治县能够实现整体脱贫,放眼全国,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能产生这样实际的脱贫效果,我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杰布鲁是基诺族少数民族代表,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亚村,他说:“基诺族是国务院最后一个确认的少数民族,扶持基诺族脱贫攻坚奔小康也是我们的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这次看到海东将拉面产业发展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国,确实是举世无双的举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回去后,我要将看到的、学到的先进经验分享给家乡,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巴亚村的经济发展。”
撒拉尔民族文化产业园里,观摩团还通过特色产品展示馆和扶贫成果展示馆亲身感受了循化县发挥自身特色资源和独特优势,凝心聚力探索出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民族团结、政策扶持“四位一体”的内源式脱贫攻坚循化模式和脱贫攻坚以来,产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循化县的脱贫攻坚之路,让我感受到了政府主导、大众创业的强大力量,产业园里的贫困妇女们在这里就业,她们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也用聪慧和灵巧绣出了一片天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共服务司调研员陈艳说。
民族画报记者陈立民在采访过程中深有感触:“通过这几个展厅的参观,循化的各个特色产业发展都很多,而且群众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是确确实实看在眼里的,我感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群众百姓的努力、自强、奋斗是分不开的,所以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期待新气象,每个人都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脱贫路上,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土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