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地方债务违约风险扩大 政信信托成排查重点

地方债务违约风险扩大 政信信托成排查重点

■本报记者 刘陈希婷 北京报道

向来以低风险著称的政信信托也成为了监管排查的重点。

近段时间以来,信托公司以2019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开始新一轮全面风险排查工作。本次风险排查分为机构自查与监管复核两大环节,必须在2020年1月12日之前完成。

有信托从业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本次排查中,政信信托是排查重点对象之一,排查内容是信托公司存量业务和涉及资金池的相关业务,背景主要是为了摸清信托行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接连爆雷引发关注

2019年以来,信托逾期现象不断,不仅仅是通道类信托,以往被视为低风险的政信类信托也频频发生逾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引爆了多家信托公司上百亿规模的“大雷”。

2019年5月,中泰信托“恒泰·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爆出现违约。资料显示,“恒泰·18号”是中泰信托2017年发行的产品,融资方为青海省国资委下属国企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融资金额为48040万元,涉及159名投资者,信托单位分9期成立,期限2年,各期信托单位原定于2019年5月11日至2019年8月8日陆续到期结束,但直到2019年12月底,中泰信托和投资者对如何偿付的问题,尚未达成一致。

然而,“恒泰·18号”只是中泰信托政信类项目逾期的冰山一角。原定于2019年11月2日至11月30日陆续到期的“恒泰·39号”第3-9期信托计划,也被爆出融资方已经提出展期还款申请。

除了中泰信托外,国元信托也成为2019年政信类项目“爆雷”的大户。

2019年12月10日,国元信托旗下名为“国元·安徽·20170204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出现逾期。据了解,该产品募集于2017年,募集规模2亿元,期限为2年,付息方式为自然半年付息。1期规模4520万,2017年11月24日成立,2期规模2390万,2017年11月29日成立,3期规模7630万,2017年12月8日成立,4期规模1571万,2017年12月15日成立。截至2019年12月9日(即一期产品到期十个工作日),该产品本金利息均未支付。

与此同时,“国元·安盈·201705032号”“国元·安盈·201703003号”“国元·安盈·201602008号”以及“国元·安盈·201702003号”等地方政信类产品均于近期出现延期兑付。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下半年,“国元·安盈”系列就有5单政信类产品出现延期兑付,共涉及资金约5.5亿元。

随着集合信托兑付高峰到来,不少地方债务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上述从业人员分析,地方政府控股的信托公司早年偏好所在区域的地方政信项目,一直安全无虞。后来陆陆续续走出所在区域拓展其他省份的政信项目,在经济形势更好的年份也没有出现问题,使得很多公司越来越相信自己的交易逻辑。眼下不少地方政信项目出现延期兑付危机,主要是由于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过去的债务扩张导致的资金流紧张。

项目缺点不容忽视

实际上,在经历了2019年严厉的监管后,整个信托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受追捧的通道业务被持续压缩,房地产信托几乎陷入了停滞,但与之相反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类、政府平台融资类等业内统称为“政信信托”的项目明显多了起来。

根据信托业协会披露,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86万亿元,在资金信托中占比15.45%,同比增长5.55%。三季度新增规模为1396.02亿元,同比增加60.34%,延续了自201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增规模持续上升趋势。

一边是违约风波不断,另一边却有资金源源流入。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袁田表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下的基建项目短期反弹,信托资金流向也有明显体现,但是考虑本年度政府专项债额度用尽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信政合作业务模式转型仍须未雨绸缪。

此外,随着行业信用风险上升,政信类信托的违规行为亦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

2019年12月19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2张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合计被罚没180万元,作出处罚的日期为12月10日。

从受罚原因来看,中信信托受罚是因为“接受银行个人理财资金投资劣后受益权、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自然人投资者数量违反监管规定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监管责令整改,并给予合计9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建信信托受罚则主要因为“信政业务开展不合规、关联交易未逐笔进行事前报告、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监管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9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