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818690

鹿鼎新闻

【网连世界】我们在西班牙携手抗“疫”共待花开

西班牙卫生部14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该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7万,不过新增病例连续下降。

根据西卫生部的统计,截至当地时间13日21时(北京时间14日3时),西班牙24小时新增确诊病例数继续下降至3045例,累计达172541例;新增死亡病例567例,累计18056例;新增治愈病例2777例,累计67504例。

截至目前,西班牙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已经超越意大利,成为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也许是西班牙人源自骨血里的乐观和热情,虽然情况越发艰难,但西班牙家家户户的窗口和阳台,每晚八点整依然会准时响起掌声,向疫情中“逆行”的全体医护人员致敬。这是也是特殊时期,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一种默契。

尽管错失了疫情控制的最佳时期,但西班牙正在“亡羊补牢”。除了供应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超市还在营业,餐厅、商铺全部停业。由于超市限流,超市门外自觉排起间距一米的长队。所有超市的入口处都配备了消毒洗手液和一次性手套。

平日游人如织、如今街道空无一人的巴塞罗那,笔者采访了多位在西班牙工作、生活的华侨华人,听他们讲述各自的抗“疫”生活。

麻晶晶(西班牙正泰能源总经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麻晶晶和她不满三岁儿子将医用外科口罩捐给当地的警察

有人说,抗“疫”这一仗,海外华人打全场。这句话看似玩笑,却道出了海外华侨华人在抗击疫情这条战线上漫长艰辛的过程。

自从西班牙疫情急转直下,旅居巴塞罗那的华人群体从援助祖国同胞迅速转为“自救”。在第一时间我们和巴塞罗那孔子基金会携手,为两家当地医院提供4500个口罩后,西班牙正泰能源还将辗转购置的数万枚口罩捐献给巴塞罗那市政府、电视台、银行、警察局等疫情中依然坚守岗位的人员,以及没有渠道购买口罩的中国留学生群体。

3月17日,与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一起给一线医院送完口罩后,我们又来到了居住地小镇的警察局,当时警察们还没有集体配备防护用具。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惊喜和感动,我的儿子不满三岁,却主动要求帮忙,看着他蹒跚着脚步将600个医用外科口罩交到警察叔叔手里的时候,我真心希望这些口罩能变成“铜墙铁壁”,保护这些城市里最可爱的人。

虽然现在西班牙全国处于全国紧急状态,大家的出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巴塞罗那仍然秩序井然,生活物资基本不缺,只是大家的活动范围缩小了。购买生活必需品时,需要等待前面的顾客结账离开,看到平时漫不经心的西班牙人也开始戒备起来,心里还是觉得很欣慰的。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这个特殊的艰难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希望在政府的防控和民众的配合下,西班牙可以早日战胜疫情,回到生机勃勃的模样。

麻卓民(巴塞罗那中文教育基金会主席兼孔子文化学校董事长):

每天晚上用掌声向一线医务工作者表达感谢

黑夜中,掌声致敬医护人员

受疫情影响,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年后就一直处于停课状态,但三月份我们的“孔子云课堂”正式上线,除了本校的三千学子,同时也面向全西华人社会甚至其他欧洲国家免费开放,让生活在疫情严重地区的华人学子和国内的同龄人一起“停课不停学”。

自一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蔓延,口罩脱销、一片难求。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在国内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向全体师生发起捐赠物资的倡议,倡议一经发出便得到了学校师生以及巴塞罗那华人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家长们更是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我看到各个校区上报的学生捐款,大头是爸爸妈妈出的,还有一欧元二欧元的零头是孩子自己的。

“老师,这是我奶奶给我的压岁钱,我捐了。”

“老师,今天我不买薯片了,这个钱也捐了。”

每次想到孩子的话,我总是热泪盈眶,无比感动。

全校师生的心意化成的首批65400个医用口罩和第二批5000个N95口罩早已抵达武汉,为中国取得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出了一份力。武汉平稳了,湖北平稳了,中国平稳了,但欧洲的疫情开始爆发了。我再次向所有认捐的学生、家长、老师们保证,余下的善款已经全部用于对巴塞罗那本土医疗机构的援助,相信大家的心意一定能帮助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渡过难关。